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——盘锦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

信息来源:厅机关党委 发布时间: 2025-09-19 16:16:05 打印文本

  盘锦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辽宁省交通运输厅、盘锦市交通运输局的正确领导下,牢牢把握先行官定位,聚焦“内强素质、外树形象、规范执法、优质服务”,全面推动盘锦市交通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。先后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、全国交通运输法制政府部门建设先进集体,所属高速大队党支部荣获省级基层党建示范点称号。在辽宁省2023年度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中排名第一,在省厅2023年度案卷评查中荣获第一名、第一届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。荣获“全国春运工作突出集体”“盘锦市文明单位”“清风辽宁政务窗口”等荣誉称号,依法行政工作受到莅临指导的“中央依法治国办”督察组高度肯定。

  (一)突破传统思维模式,党建引领开创新局面。一是“党建+执法”深度融合。强化“支部建在大队”的基层党建优势,打造了“执法蓝盾·交通先锋”党建品牌集群,每个支部均形成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,有效引领了执法工作全面发展。建设五星级党支部8个,其中高速公路执法大队党支部荣获省级基层党建示范点称号。二是“党建+服务”双轮驱动。成立了货运、出租行业功能性党委,形成了“党建引领队建、党务促进服务”的良性循环。三是“党建+宣传”共促文明。利用党员示范岗、文明窗口创建、支部共建等平台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传播执法正能量,在交通运输部网站、学习强国、《辽宁日报》《盘锦日报》等主流媒体发布稿件300余篇,其中“柔性执法”、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被《人民日报》《辽宁日报》、辽宁电视台报道,提升了社会形象和公众认可度。

  (二)突破队伍建设瓶颈,履职能力实现新提升。一是强化规范能力,构建制度体系。出台全面覆盖执法业务、内部管理及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,构建“29+40”制度+清单体系,确保制度有效监督执行。二是注重素质培养,提升履职能力。实施“干部素质提升工程”,以队长领学、邀请行业专家授课、组织军事轮训和开展执法大比武等方式提升综合素质,荣获全省第一届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。三是优化办案流程,确保质效双升。坚持“大队办案+法规审核+处罚执行”的闭环管理模式,组建了法制审核团队,实施重大处罚案件“四级”审核制度,保持了无复议案件记录,行政诉讼案件仅一起,在省厅2023年度案卷评查中荣获第一名。

  (三)突破执法监督短板,行业治理取得新成效。一是精准施策,专项整治见成效。以出租汽车净网行动、“两客一危”顽疾整治等六大专项行动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,彰显了执法强劲力度。工程质量监督、高速路政、普通路政、驾培等多个领域的行政处罚均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。组建综合机动队,提升办案效率,2024年初以来,办理案件976起,处罚金额267.6万元,查处违法违规车辆1846台次,查扣非法营运出租汽车413台,以“一案双罚”倒逼平台责任落实,处罚105万元。二是强化协同,构建联动执法新格局。加强多部门协作,通过信息共享、联合执法、案件移送等机制,在非法营运、超限超载、“两客一危”等重点领域形成执法合力,全年开展联合执法80余次,联合检查企业40余家,执法效能显著提升。三是科技引领,打造智慧执法新模式。投入2000万元建成盘锦数智执法系统,融合大数据、指挥中心与网上执法队伍三大要素,实现执法智能化和精准化。上线“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稽查小助手”小程序,破解了非法网约车识别难、取证难问题。自2023年12月以来,精准查扣非法网约车369台,网约车合规率达90%以上。

  (四)突破安全监管难点,执法质效展现新作为。一是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,实现监管全覆盖。构建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,实现行业监管与行政执法双网格深度融合。通过网格员“二对一”管理服务企业,实现了对各类企业全面覆盖和有效监管。二是引入“专家+执法”模式,提升监管专业性。创新性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安全生产检查,对全市“两客一危”、港口水运及在建工程等重点企业实施“安全体检”,严格依据《安全生产法》实施处罚,有力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。三是推行安全赋码管理,实现差异化监管。创新性推行了红橙黄绿四色“安全码”监管制度,完成两轮“两客一危”、港口企业安全赋码,降级赋码6家,约谈企业104家次,注销红码企业6家,实现了企业分级分类安全监管新模式。

【附件下载】